Posthumanism, Transhumanism, Antihumanism, Metahumanism, and New Materialisms
后人类主义,超人类主义,反人类主义,元人类主义,新物质主义
Differences and Relations
差异与关联
Francesca Ferrando
弗兰西斯卡·费兰多
Columbia University
哥伦比亚大学
theposthuman.org
后人类主义,超人类主义,反人类主义,元人类主义,新物质主义
Differences and Relations
差异与关联
Francesca Ferrando
弗兰西斯卡·费兰多
Columbia University
哥伦比亚大学
theposthuman.org
Translation: Selina Tang
Reviewers: Chiarina Chen, Yuan Yi, Andrew Zhang
Reviewers: Chiarina Chen, Yuan Yi, Andrew Zhang
Abstract: "Posthuman" has become an umbrella term to refer to a variety of different movements and schools of thought, including philosophical, cultural, and critical posthumanism; transhumanism (in its variations of extropianism, liberal and democratic transhumanism, among others); the feminist approach of new materialisms; the heterogeneous landscape of antihumanism, metahumanism, metahumanities, and posthumanities. Such a generic and all-inclusive use of the term has created methodological and theoretical confusion between experts and non-experts alike. This essay will explo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se movements, focusing in particular on the areas of signification shared by posthumanism and transhumanism. In presenting these two independent, yet related philosophies, posthumanism may prove a more comprehensive standpoint to reflect upon possible futures.
摘要:后人类主义如今已成为一个涵盖诸多思想运动及学派的概念性术语,包括哲学后人类主义、文化后人类主义、批判后人类主义等。超人类主义(就其中的的反熵主义以及自由民主派的超人类主义而言),以女性主义为始入手研究的新物质主义,包罗万象的反人类主义,元人类主义,元人性论以及后人性论都属于后人类主义的范畴中。因此,后人类主义及其多种子集的概念和用法引起了很多学者与非学者在方法论与理论上的混乱。这篇论文旨在探讨这些概念及用法的不同点,聚焦后人类主义与超人类主义在重点上的重叠。在这两个独立却又有联系的哲学概念中,后人类主义兴许能在我们展望未来的蓝图中提供更广泛的视野。
Keywords: Posthumanism; transhumanism; antihumanism; metahumanism; new materialism; technology; future; posthuman; transhuman; Cyborg
关键词:后人类主义,超人类主义,反人类主义,元人类主义,新物质主义,科技,未来,后人类,超人类,控制论有机体
引言(Introduction)
随着二十世纪到二十一世纪本体认知论、科学以及生物技术的发展,在当代学术辩论中,对“人”这个概念进行整体再定义迫在眉睫。“后人类”已经成为了紧急应对这一现状的关键词。仅仅从哲学这方面看来,这其中就包含了许多思想运动和学派。久而久之,”后人类主义“这个标签也被更宽泛地用于涵盖形色各异的观点。如此,它也创造出了方法上以及理论上的混乱。后人类主义在现如今已经演变成了一个可以用来指代哲学的,社会性的,批判性的后人类主义等很多思想运动以及学派的,兼容并包的词语。超人类主义(就其中的的负熵主义以及自由民主派的超人类主义而言),以女性主义为始入手研究的新物质主义,包罗万象的反人类主义,元人类主义,元人性论以及后人性论都属于后人类主义的范畴中。其中,后人类主义与超人类主义在定义上的重叠是最令人混淆不清的。而引起这种混淆的原因也是多样化的。两者都是兴起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晚期以及九十年代早期的思想运动,且二者探讨的课题大同小异。两者皆认为人类这一概念是变化的,不确定的,但两者的观点和起源却大相径庭。再者,在超人类主义学术界中,后人类主义的概念本身就是以特定的超人类主义方法而诠释的,从而进一步使“后人类”的基础概念产生歧义:对于某些超人类主义者来说,人类最终可能会在当前的超人类时代之后彻底改变自身,成为后人类。这个对待后人类主义的看法不应该与后二元的后人类主义进行混淆,无论是哲学上的,文化上的还是批判性的。本文澄清了一些两个思想运动之间的差异以及相关性,并揭示后人类主义从根本上重新定义"人",因而能在我们思考未来的道路上带给我们更全面的立场。
超人类主义(Transhumanism)
超人类主义运动怀疑当前以过去及现在的遗留为基础的,对人类的理解的准确性,并认为人反而应该通过在生物学中的可能性和技术发展来理解人类这个概念。人类强化是超人类主义反思的核心;而科学与科技正是人类强化的基础。在科学与科技当中,这又包括了已经出现的,正在出现的,已经正在被研究中的,再生医学,纳米科技,生命延长技术,思想上传技术以及人体冷冻技术等等。超人类主义内部也存在不同的流派:自由超人类主义,民主超人类主义和反熵主义。科学与科技是这里面每一个流派的重点,但自然,侧重点是不同的。自由超人类主义主张人体强化的自由贸易,认为这是对人体强化权力的最好保障。民主超人类主义则呼吁有关人类强化的资源平等,否则这些技术将会由于政治阶级或者经济原因被垄断,种族与性别也有可能会成为机会不平等的原因。由马克思摩尔奠定的反熵主义的原则是主张持续不断的进步、 自我改造、实践性的乐观主义、技术智能、开放的社会(民主和获取信息的自由) 、自我导向和理性思考。我们之所以对于理性、进步和乐观主义等概念特别强调,是因为超人类主义的思想源头是启蒙运动,而启蒙主义因而它并不拒绝理性的人类主义。由此,超人类主义可以被定义为 一种“终极人类主义”。但这个理论实际上是弱化了超人类主义的思想的,这个我们下文会解释。
在西方,人类自古以来是被作为一个相对于非人领域而言的层级结构而呈现的。这个具有象征意义的结构,是建立在像《存在链接》一书所描绘的人类例外论的基础上的。这个结构在确保了人类相对非人类动物的优越性的同时,也在人类本身中划分出了可以用来划分层级的一些概念,如性别歧视,种族歧视,阶级歧视,同性恋歧视以及种族中心论等等。换言之,不是每个人都被平等以“人”的身份对待——女性,黑人后代,同性恋,残疾人等都是被边缘化的群体。例如,在奴隶制中,奴隶被他们的雇主当作可买可卖的私人财产。但实际上,超人类主义在其推动“终极人本主义”的道路上,并未对“人”这一定义的历史性和批判性进行反思。他们更多的是在提倡一种笼统的,“对所有人都合适”的解决方式。
此外,超人类主义者坚信科学与科技是人类改革的基本,却也承担着技术还原主义的风险 : 科技以理性思考为基础变为一个层级化的产物,从而进步。事实上,这个世界上的大部分人还在挣扎于生存,所以如果对未来的期待仅仅是建立在科技与人类的亲密关系上,这项运动将会阶级化及科技中心化。由于这些原因,即便上述观点在科技与生物学中都有着鼓舞人心的看法,超人类主义的根基源于传统思想,而这个传统思想是无法拯救上述限制所带来的问题的。超人类主义对于科技与科学的依赖应该在一个更广泛的角度被人们研究。一个非中心论的,整合的的角度将会为超人类主义带来益处。所以,后人类主义可能会为我们带来更适合的起点。
后人类主义科技 (Posthumanist Technologies)
如果后人类主义和超人类主义的共同点是对技术的兴趣,那么他们反应这个概念的方式则具有结构性的区别。在我们理解后人类的议题时,科技的历史性和本体论是至关重要的问题。但后人类主义并未将技术视为其核心,否则后人类主义对本质主义和技术还原主义的理论尝试将被削弱。技术既不是被恐惧和反抗的“其他”(以某种新石器时代的态度),它也无法像超人类主义者所认为的那样维持一种近乎神圣的特征(例如,将科技作为外因以确保人类在后生物的未来中占有一席之地)。超人类主义和后人类共享的是技术创世的概念。技术是人体的特征。不止一个获得功能的工具(能量,更复杂的技术,甚至长生不老),在后人文主义辩论中,科技通过女性主义,尤其是通过唐娜·哈拉威(Donna Haraway)的生化人和她对于严格的二元论和边界的拆解。例如,人类与非人类动物,生物有机体和机器之间的边界,物理和非物理领域,以及最终, 技术与自我之间的界限。
人与科技的不可分割性不应该只被从人类学和古生物学的角度研究,而也应该从一个本体论的角度被研究。作为后人文主义的框架,科技可以通过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的著作来研究。在他的论文“ 有关技术的问题”中,他指出: “因此,技术绝不仅仅是手段。还是一种揭示的方式”。后人类主义在探讨科技时将科技以一种揭示方式对待,因此在当代将科技简化为“科学帮助”的背景下重新获得了其本体论意义。在其他与后人类主义相关的方面,迈克尔·福柯定义了的自我的科技。自我的技术通过一种关系的本体论打破了自我/他者的隔离,在对存在的揭示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开启了与后人类相关的伦理学和应用哲学的讨论。后人类主义是一种实践。人们对未来进行构思和想象的方式,与现在其正呈现出的现实并不是没有联系的,在后人类的后二元论方法看来,“什么” 就是“如何”。例如,超人类主义的论文中中经常提到太空移民,对此后人类主义也有涉及,但是基于其后现代和后殖民主义的立场,后人类主义并不支持这种观念。这是一个很好的超人类主义与后人类主义重点重叠的例子,自然,它们对待这件事的观点并不一样。
后人类主义 (Posthumanism)
尽管后人类主义的根源已经可以追溯到后现代主义的第一波浪潮中,九十年代文学批评界的女性主义学者才是充分制定了后来人类主义方向的人 —— 这后来被定义为批判性后人类主义。同时,文化研究也接受了它,产生了被称为文化后人类主义的研究方向。到1990年代末(批判和文化上的)后人类主义发展成为更注重哲学的探究(现在称为作为哲学的后人类主义),试图通过对以前人类中心主义和人本主义的局限性的最新思考,全面重新评估哲学各领域的研究。后人类主义常被定义为后人类主义和后人类中心主义:人类的概念以及历史的发生都基于人类主义可见。这个“后”是针对人这个概念,以及历史上曾经出现的人本主义而言的。如前所述,人的概念和人本主义是基于层级化的社会结构和人类中心的理论假设之上的。物种主义也成为了后人类批判理论的一部分。后人类虽克服了人类主义的人类至上理论,但也不试图建立其它意义上的优越性(例如机械至上的概念)。后人类主义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后排他主义,一种能广泛调解不同生存理念的实证哲学。后人类主义不采用二元主义或对立面的做法,而是通过后现代的方法解构本体论中的分级现象。
后人类主义不痴迷于证明自己提议的独创性,它也可以看作是后例外主义。它暗示着对“新事物的分解”式的吸收,吉亚尼·瓦蒂默 (Gianni Vattimo) 把这点设定为一种后现代的具体特征。为了假定“新”,对话的核心是回答“对于什么来说是新的”。但是人类思想的新颖性是相对且具体的:在一个社会被认为是新的的知识可能是另一个社会的常识。此外,占据统治地位的主流观念不会明确承认与之相悖的、基于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但可以共存的立场。因此,这些主流观念不能够辨别出这些论述形成中的不连续性。后人类主义所质疑的并不仅是传统的西方中心思想,这个问题早已被源自其自身边缘的各种思潮根本性地解构了(女性主义,批判性种族理论,酷儿和后殖民理论家,仅举几例)。 从某种意义上说,后人类主义是后中心化的,也就是说它不以一个中心为主,而是多个具体的中心为其语境;它消除了极其单一的聚合中心的模式——无论处于支配还是抵抗地位。后人类主义也许可以承认多方利益中心;但它自己的中心是可变的、流动的以及转瞬即逝的。它的观点必须是多元的、多层次的,并且尽可能的是综合性和包容性的。
后人类主义引起了更多关注以及成为主流的同时,新的挑战出现了。例如,一些思想家在试图处理人类以外的外部差异,比如机器人、生物技术合成体、外星人等,从而避免研究人类内部的各个边缘,或例如女性主义或批判性种族研究。但后人类主义并不苟同层级系统:当建构一个后人类主义的立场时,这里没有更高或更低的他异性,人类与非人类的差异都举足轻重。后人类主义就是这样一种哲学思想,它是相关性和多层次的思考方式的出发点,它以后二元论,后等级模式将关注点扩展到非人类领域,从而允许人们在构想后人类未来的同时不断拓宽人类想象的边界。
新物质主义(New Materialism)
新物质主义是后人类理论框架中的一个特定的思潮。戴安娜·库尔和萨曼莎·弗罗斯特指出:“这个新的批判性物质主义不等同于复兴了的马克思主义”。相反,从更文学的角度分析,他们在女性主义批判论述中将物质重新描述为一个物化的过程。在十九世纪中到晚期,早在九十年代中后期肉身女性主义对身体的强调中已有所体现,到二十世纪前十年,这个被再度发现的女性主义兴趣点开始越发聚焦对物的探讨。新物质主义哲学的兴起,是对晚期激进后现代主义下的表征主义和建构主义愈发脱离物质探讨的反应。 这个确实其实是源于一种内在的,存在于在内部观察而外界物质世界之中的二元论。尽管新物质主义的根源可追溯到后现代思潮中,它指出拒斥自然/文化二分的后现代主义实则导致对文化养成切面 的明显偏好。这种偏好导致了对任何自然的假设中具有的建构主义的内涵进行探究的学说, 这类学说为数众多并互成谱系,从中可以看出这是一波极端的建构性的女性主义文论的浪潮。而这个浪潮源于朱迪斯·巴特勒的开创性著作。这些作品展现了一个不平衡的结论:即便文化不需要被加上框架,自然也一定是需要的。新物质主义的重要学者凯伦巴拉德对待巴特勒的作品《身体之重》不无嘲讽的评价:“语言很重要,叙事很重要,文化很重要,这里面唯一不再重要的倒成了事物的‘物’本身。”新物质主义不在语言和物质中进行划分:生物学是文化介入下的产物,这与文化是物质建构起来的同理。新物质主义认为物质实质是一个不断物化的过程,同时很好的调和了科学与批判性理论的关系,正如量子物理与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常敏锐相交的那样。物质不是以一个被看作静态的,固定的,或者被动的事情,它不会坐等被外界力量所影响;相反,他被称作一个物质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无论是动态、变化、内在缠绕的还是衍射性和表演性极强的,都并不优于物质化本身,同时物质化本身也不能由降解的过程来定义 。
反人类主义,元人类主义,元人文主义,后人文主义 (Antihumanism, Metahumanism, Metahumanities, and Posthumanities)
后人类主义内部存在显着很多差异,每个差异都可以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来研究。如果现代理性,进步和自由意志等处于超人类主义讨论的核心,那么反人类主义的核心则是对这些预设的激进的批判。这个哲学后人类主义都是起源于后现代思想,但除此之外二者有诸多不同。对“人”的概念的解构是反人类主义的中心观点:这是它和后人类主义为数不多的共同点。然而,一个非常明显的不同点则是在词形上,尤其是“反”和“后”的字面意义就能让我们看出这一点。反人类主义对于“人类的死亡”拥有这完全的接纳,这个命题被某些后结构主义者尤其是福柯所坚信。相比之下,后人类主义并不依赖类似于这样的象征性的死亡:因为这个命题是建立在生/死二元论的基础上的,而后人类主义用后二元论的本体论观念来质疑所有的二元论。后人类主义承认人类层级化的假设是不容易被抹除掉的。就此而言,后人类主义更接近于德里达的解构主义而不是福柯宣称的人类的死亡。为了完整显现出后人类主义的理论,这里有几个概念也应被提及。元人类主义是一个最近才开始被广泛研究的哲学,这是一个来自于徳乐兹派的思想遗产。元人类主义强调身体作为无定形的再度符号指向的一种轨迹,延伸至由动力关联构成的人体网络。这个概念不应该与元人文主义混淆。元人文主义出现在1980年代的动漫叙事和角色扮演的游戏中,特制那些超级英雄和变种人,并同时某些文化研究的语境中被用到。最后,后人文主义这个概念之所以在学术界被广泛接受是因为它强调人类内在的改变,即从人类改变到后人类。同时,它也指代未来人类物种演变后的下一代生物。
结论 (Conclusion)
后人类主义相关的讨论是一个拥有许多不同观点和思想运动的,正在进行中的过程。它兴起的原因是当代人试图重新定义“人”的概念。后人类主义、超人类主义、新物质主义、反人类主义、元人类主义、元人文主义和后人文主义等等,这些都为我们重新思考我们人类的生存的可能性提供了很好的方法。本文区分了这些思想运动的区别,并强调了常常被混淆的后人类主义和超人类主义之间的区别的联系。超人类主义者对科技发展进行了讨论,因为他们坚信科技发展会对人类的进化产生影响,同时他们也坚持着人文主义和人类中心论。这是一个对他们自己本身观点的弱化,一个“Humanity Plus” 的思想运动,旨在"提升人类的条件"。相反,物种主义成为了后人类方法中整合的一部分,再去掉中心化和层级化的条件下,它成为了后人类中心论,以及后人类主义的知识来源的基础。虽然后人类主义对科学和科技进行了考虑,但它没有把这个作为反思的横轴,也没有把自己的话题限制在了纯科技领域的工作上,而是把反而延伸到了各项与生存相关的技术。
后人类主义(我们讨论了批判性后人类主义,文化后人类主义,哲学后人类主义,以及新物质主义)看起来很适合用于研究人类纪的地质年代。当人类纪把人类在地球的活动视为行星维度的影响,后人类的重点则恰恰是把人从讨论的中心给抽离出来。与反人文主义相一致,后人类主义也强调了对人类而言,意识到自身属于一个生态系统,而一旦这个系统遭到破坏,我们的生存条件将会被造成负面影响。而这是在这个限制中,人被理解为不能自主的,处在一个交错的关系中的物件。人类被理解成物质化的关键点,而这个过程是由生态技术所支配的。新物质主义指出,人类在地球上的居住方式,吃的食物,如何行动,通过什么来娱乐,建立人脉网已经决定自己是谁,这一切都是物质化的领域,并且超出了政治,社会和生物学范畴内对于人类的定义。有了这个被扩展开来的视野,任何形式的本质主义,还原主义或者内在论的偏见在这个多维度的网络中起到的都是限制作用。后人类主义在承认历史影响的基础上保持了一种批判性的和解构性的立场,也为当今和未来提供了一种包容的观点,来支持和孕育很多可能性。在当今的哲学大环境下,后人类主义在行动力,记忆和想象之间达到了一个独特的平衡,旨在在不断演变的链接我们彼此存在的生态中抵达和谐的状态。
摘要:后人类主义如今已成为一个涵盖诸多思想运动及学派的概念性术语,包括哲学后人类主义、文化后人类主义、批判后人类主义等。超人类主义(就其中的的反熵主义以及自由民主派的超人类主义而言),以女性主义为始入手研究的新物质主义,包罗万象的反人类主义,元人类主义,元人性论以及后人性论都属于后人类主义的范畴中。因此,后人类主义及其多种子集的概念和用法引起了很多学者与非学者在方法论与理论上的混乱。这篇论文旨在探讨这些概念及用法的不同点,聚焦后人类主义与超人类主义在重点上的重叠。在这两个独立却又有联系的哲学概念中,后人类主义兴许能在我们展望未来的蓝图中提供更广泛的视野。
Keywords: Posthumanism; transhumanism; antihumanism; metahumanism; new materialism; technology; future; posthuman; transhuman; Cyborg
关键词:后人类主义,超人类主义,反人类主义,元人类主义,新物质主义,科技,未来,后人类,超人类,控制论有机体
引言(Introduction)
随着二十世纪到二十一世纪本体认知论、科学以及生物技术的发展,在当代学术辩论中,对“人”这个概念进行整体再定义迫在眉睫。“后人类”已经成为了紧急应对这一现状的关键词。仅仅从哲学这方面看来,这其中就包含了许多思想运动和学派。久而久之,”后人类主义“这个标签也被更宽泛地用于涵盖形色各异的观点。如此,它也创造出了方法上以及理论上的混乱。后人类主义在现如今已经演变成了一个可以用来指代哲学的,社会性的,批判性的后人类主义等很多思想运动以及学派的,兼容并包的词语。超人类主义(就其中的的负熵主义以及自由民主派的超人类主义而言),以女性主义为始入手研究的新物质主义,包罗万象的反人类主义,元人类主义,元人性论以及后人性论都属于后人类主义的范畴中。其中,后人类主义与超人类主义在定义上的重叠是最令人混淆不清的。而引起这种混淆的原因也是多样化的。两者都是兴起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晚期以及九十年代早期的思想运动,且二者探讨的课题大同小异。两者皆认为人类这一概念是变化的,不确定的,但两者的观点和起源却大相径庭。再者,在超人类主义学术界中,后人类主义的概念本身就是以特定的超人类主义方法而诠释的,从而进一步使“后人类”的基础概念产生歧义:对于某些超人类主义者来说,人类最终可能会在当前的超人类时代之后彻底改变自身,成为后人类。这个对待后人类主义的看法不应该与后二元的后人类主义进行混淆,无论是哲学上的,文化上的还是批判性的。本文澄清了一些两个思想运动之间的差异以及相关性,并揭示后人类主义从根本上重新定义"人",因而能在我们思考未来的道路上带给我们更全面的立场。
超人类主义(Transhumanism)
超人类主义运动怀疑当前以过去及现在的遗留为基础的,对人类的理解的准确性,并认为人反而应该通过在生物学中的可能性和技术发展来理解人类这个概念。人类强化是超人类主义反思的核心;而科学与科技正是人类强化的基础。在科学与科技当中,这又包括了已经出现的,正在出现的,已经正在被研究中的,再生医学,纳米科技,生命延长技术,思想上传技术以及人体冷冻技术等等。超人类主义内部也存在不同的流派:自由超人类主义,民主超人类主义和反熵主义。科学与科技是这里面每一个流派的重点,但自然,侧重点是不同的。自由超人类主义主张人体强化的自由贸易,认为这是对人体强化权力的最好保障。民主超人类主义则呼吁有关人类强化的资源平等,否则这些技术将会由于政治阶级或者经济原因被垄断,种族与性别也有可能会成为机会不平等的原因。由马克思摩尔奠定的反熵主义的原则是主张持续不断的进步、 自我改造、实践性的乐观主义、技术智能、开放的社会(民主和获取信息的自由) 、自我导向和理性思考。我们之所以对于理性、进步和乐观主义等概念特别强调,是因为超人类主义的思想源头是启蒙运动,而启蒙主义因而它并不拒绝理性的人类主义。由此,超人类主义可以被定义为 一种“终极人类主义”。但这个理论实际上是弱化了超人类主义的思想的,这个我们下文会解释。
在西方,人类自古以来是被作为一个相对于非人领域而言的层级结构而呈现的。这个具有象征意义的结构,是建立在像《存在链接》一书所描绘的人类例外论的基础上的。这个结构在确保了人类相对非人类动物的优越性的同时,也在人类本身中划分出了可以用来划分层级的一些概念,如性别歧视,种族歧视,阶级歧视,同性恋歧视以及种族中心论等等。换言之,不是每个人都被平等以“人”的身份对待——女性,黑人后代,同性恋,残疾人等都是被边缘化的群体。例如,在奴隶制中,奴隶被他们的雇主当作可买可卖的私人财产。但实际上,超人类主义在其推动“终极人本主义”的道路上,并未对“人”这一定义的历史性和批判性进行反思。他们更多的是在提倡一种笼统的,“对所有人都合适”的解决方式。
此外,超人类主义者坚信科学与科技是人类改革的基本,却也承担着技术还原主义的风险 : 科技以理性思考为基础变为一个层级化的产物,从而进步。事实上,这个世界上的大部分人还在挣扎于生存,所以如果对未来的期待仅仅是建立在科技与人类的亲密关系上,这项运动将会阶级化及科技中心化。由于这些原因,即便上述观点在科技与生物学中都有着鼓舞人心的看法,超人类主义的根基源于传统思想,而这个传统思想是无法拯救上述限制所带来的问题的。超人类主义对于科技与科学的依赖应该在一个更广泛的角度被人们研究。一个非中心论的,整合的的角度将会为超人类主义带来益处。所以,后人类主义可能会为我们带来更适合的起点。
后人类主义科技 (Posthumanist Technologies)
如果后人类主义和超人类主义的共同点是对技术的兴趣,那么他们反应这个概念的方式则具有结构性的区别。在我们理解后人类的议题时,科技的历史性和本体论是至关重要的问题。但后人类主义并未将技术视为其核心,否则后人类主义对本质主义和技术还原主义的理论尝试将被削弱。技术既不是被恐惧和反抗的“其他”(以某种新石器时代的态度),它也无法像超人类主义者所认为的那样维持一种近乎神圣的特征(例如,将科技作为外因以确保人类在后生物的未来中占有一席之地)。超人类主义和后人类共享的是技术创世的概念。技术是人体的特征。不止一个获得功能的工具(能量,更复杂的技术,甚至长生不老),在后人文主义辩论中,科技通过女性主义,尤其是通过唐娜·哈拉威(Donna Haraway)的生化人和她对于严格的二元论和边界的拆解。例如,人类与非人类动物,生物有机体和机器之间的边界,物理和非物理领域,以及最终, 技术与自我之间的界限。
人与科技的不可分割性不应该只被从人类学和古生物学的角度研究,而也应该从一个本体论的角度被研究。作为后人文主义的框架,科技可以通过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的著作来研究。在他的论文“ 有关技术的问题”中,他指出: “因此,技术绝不仅仅是手段。还是一种揭示的方式”。后人类主义在探讨科技时将科技以一种揭示方式对待,因此在当代将科技简化为“科学帮助”的背景下重新获得了其本体论意义。在其他与后人类主义相关的方面,迈克尔·福柯定义了的自我的科技。自我的技术通过一种关系的本体论打破了自我/他者的隔离,在对存在的揭示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开启了与后人类相关的伦理学和应用哲学的讨论。后人类主义是一种实践。人们对未来进行构思和想象的方式,与现在其正呈现出的现实并不是没有联系的,在后人类的后二元论方法看来,“什么” 就是“如何”。例如,超人类主义的论文中中经常提到太空移民,对此后人类主义也有涉及,但是基于其后现代和后殖民主义的立场,后人类主义并不支持这种观念。这是一个很好的超人类主义与后人类主义重点重叠的例子,自然,它们对待这件事的观点并不一样。
后人类主义 (Posthumanism)
尽管后人类主义的根源已经可以追溯到后现代主义的第一波浪潮中,九十年代文学批评界的女性主义学者才是充分制定了后来人类主义方向的人 —— 这后来被定义为批判性后人类主义。同时,文化研究也接受了它,产生了被称为文化后人类主义的研究方向。到1990年代末(批判和文化上的)后人类主义发展成为更注重哲学的探究(现在称为作为哲学的后人类主义),试图通过对以前人类中心主义和人本主义的局限性的最新思考,全面重新评估哲学各领域的研究。后人类主义常被定义为后人类主义和后人类中心主义:人类的概念以及历史的发生都基于人类主义可见。这个“后”是针对人这个概念,以及历史上曾经出现的人本主义而言的。如前所述,人的概念和人本主义是基于层级化的社会结构和人类中心的理论假设之上的。物种主义也成为了后人类批判理论的一部分。后人类虽克服了人类主义的人类至上理论,但也不试图建立其它意义上的优越性(例如机械至上的概念)。后人类主义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后排他主义,一种能广泛调解不同生存理念的实证哲学。后人类主义不采用二元主义或对立面的做法,而是通过后现代的方法解构本体论中的分级现象。
后人类主义不痴迷于证明自己提议的独创性,它也可以看作是后例外主义。它暗示着对“新事物的分解”式的吸收,吉亚尼·瓦蒂默 (Gianni Vattimo) 把这点设定为一种后现代的具体特征。为了假定“新”,对话的核心是回答“对于什么来说是新的”。但是人类思想的新颖性是相对且具体的:在一个社会被认为是新的的知识可能是另一个社会的常识。此外,占据统治地位的主流观念不会明确承认与之相悖的、基于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但可以共存的立场。因此,这些主流观念不能够辨别出这些论述形成中的不连续性。后人类主义所质疑的并不仅是传统的西方中心思想,这个问题早已被源自其自身边缘的各种思潮根本性地解构了(女性主义,批判性种族理论,酷儿和后殖民理论家,仅举几例)。 从某种意义上说,后人类主义是后中心化的,也就是说它不以一个中心为主,而是多个具体的中心为其语境;它消除了极其单一的聚合中心的模式——无论处于支配还是抵抗地位。后人类主义也许可以承认多方利益中心;但它自己的中心是可变的、流动的以及转瞬即逝的。它的观点必须是多元的、多层次的,并且尽可能的是综合性和包容性的。
后人类主义引起了更多关注以及成为主流的同时,新的挑战出现了。例如,一些思想家在试图处理人类以外的外部差异,比如机器人、生物技术合成体、外星人等,从而避免研究人类内部的各个边缘,或例如女性主义或批判性种族研究。但后人类主义并不苟同层级系统:当建构一个后人类主义的立场时,这里没有更高或更低的他异性,人类与非人类的差异都举足轻重。后人类主义就是这样一种哲学思想,它是相关性和多层次的思考方式的出发点,它以后二元论,后等级模式将关注点扩展到非人类领域,从而允许人们在构想后人类未来的同时不断拓宽人类想象的边界。
新物质主义(New Materialism)
新物质主义是后人类理论框架中的一个特定的思潮。戴安娜·库尔和萨曼莎·弗罗斯特指出:“这个新的批判性物质主义不等同于复兴了的马克思主义”。相反,从更文学的角度分析,他们在女性主义批判论述中将物质重新描述为一个物化的过程。在十九世纪中到晚期,早在九十年代中后期肉身女性主义对身体的强调中已有所体现,到二十世纪前十年,这个被再度发现的女性主义兴趣点开始越发聚焦对物的探讨。新物质主义哲学的兴起,是对晚期激进后现代主义下的表征主义和建构主义愈发脱离物质探讨的反应。 这个确实其实是源于一种内在的,存在于在内部观察而外界物质世界之中的二元论。尽管新物质主义的根源可追溯到后现代思潮中,它指出拒斥自然/文化二分的后现代主义实则导致对文化养成切面 的明显偏好。这种偏好导致了对任何自然的假设中具有的建构主义的内涵进行探究的学说, 这类学说为数众多并互成谱系,从中可以看出这是一波极端的建构性的女性主义文论的浪潮。而这个浪潮源于朱迪斯·巴特勒的开创性著作。这些作品展现了一个不平衡的结论:即便文化不需要被加上框架,自然也一定是需要的。新物质主义的重要学者凯伦巴拉德对待巴特勒的作品《身体之重》不无嘲讽的评价:“语言很重要,叙事很重要,文化很重要,这里面唯一不再重要的倒成了事物的‘物’本身。”新物质主义不在语言和物质中进行划分:生物学是文化介入下的产物,这与文化是物质建构起来的同理。新物质主义认为物质实质是一个不断物化的过程,同时很好的调和了科学与批判性理论的关系,正如量子物理与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常敏锐相交的那样。物质不是以一个被看作静态的,固定的,或者被动的事情,它不会坐等被外界力量所影响;相反,他被称作一个物质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无论是动态、变化、内在缠绕的还是衍射性和表演性极强的,都并不优于物质化本身,同时物质化本身也不能由降解的过程来定义 。
反人类主义,元人类主义,元人文主义,后人文主义 (Antihumanism, Metahumanism, Metahumanities, and Posthumanities)
后人类主义内部存在显着很多差异,每个差异都可以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来研究。如果现代理性,进步和自由意志等处于超人类主义讨论的核心,那么反人类主义的核心则是对这些预设的激进的批判。这个哲学后人类主义都是起源于后现代思想,但除此之外二者有诸多不同。对“人”的概念的解构是反人类主义的中心观点:这是它和后人类主义为数不多的共同点。然而,一个非常明显的不同点则是在词形上,尤其是“反”和“后”的字面意义就能让我们看出这一点。反人类主义对于“人类的死亡”拥有这完全的接纳,这个命题被某些后结构主义者尤其是福柯所坚信。相比之下,后人类主义并不依赖类似于这样的象征性的死亡:因为这个命题是建立在生/死二元论的基础上的,而后人类主义用后二元论的本体论观念来质疑所有的二元论。后人类主义承认人类层级化的假设是不容易被抹除掉的。就此而言,后人类主义更接近于德里达的解构主义而不是福柯宣称的人类的死亡。为了完整显现出后人类主义的理论,这里有几个概念也应被提及。元人类主义是一个最近才开始被广泛研究的哲学,这是一个来自于徳乐兹派的思想遗产。元人类主义强调身体作为无定形的再度符号指向的一种轨迹,延伸至由动力关联构成的人体网络。这个概念不应该与元人文主义混淆。元人文主义出现在1980年代的动漫叙事和角色扮演的游戏中,特制那些超级英雄和变种人,并同时某些文化研究的语境中被用到。最后,后人文主义这个概念之所以在学术界被广泛接受是因为它强调人类内在的改变,即从人类改变到后人类。同时,它也指代未来人类物种演变后的下一代生物。
结论 (Conclusion)
后人类主义相关的讨论是一个拥有许多不同观点和思想运动的,正在进行中的过程。它兴起的原因是当代人试图重新定义“人”的概念。后人类主义、超人类主义、新物质主义、反人类主义、元人类主义、元人文主义和后人文主义等等,这些都为我们重新思考我们人类的生存的可能性提供了很好的方法。本文区分了这些思想运动的区别,并强调了常常被混淆的后人类主义和超人类主义之间的区别的联系。超人类主义者对科技发展进行了讨论,因为他们坚信科技发展会对人类的进化产生影响,同时他们也坚持着人文主义和人类中心论。这是一个对他们自己本身观点的弱化,一个“Humanity Plus” 的思想运动,旨在"提升人类的条件"。相反,物种主义成为了后人类方法中整合的一部分,再去掉中心化和层级化的条件下,它成为了后人类中心论,以及后人类主义的知识来源的基础。虽然后人类主义对科学和科技进行了考虑,但它没有把这个作为反思的横轴,也没有把自己的话题限制在了纯科技领域的工作上,而是把反而延伸到了各项与生存相关的技术。
后人类主义(我们讨论了批判性后人类主义,文化后人类主义,哲学后人类主义,以及新物质主义)看起来很适合用于研究人类纪的地质年代。当人类纪把人类在地球的活动视为行星维度的影响,后人类的重点则恰恰是把人从讨论的中心给抽离出来。与反人文主义相一致,后人类主义也强调了对人类而言,意识到自身属于一个生态系统,而一旦这个系统遭到破坏,我们的生存条件将会被造成负面影响。而这是在这个限制中,人被理解为不能自主的,处在一个交错的关系中的物件。人类被理解成物质化的关键点,而这个过程是由生态技术所支配的。新物质主义指出,人类在地球上的居住方式,吃的食物,如何行动,通过什么来娱乐,建立人脉网已经决定自己是谁,这一切都是物质化的领域,并且超出了政治,社会和生物学范畴内对于人类的定义。有了这个被扩展开来的视野,任何形式的本质主义,还原主义或者内在论的偏见在这个多维度的网络中起到的都是限制作用。后人类主义在承认历史影响的基础上保持了一种批判性的和解构性的立场,也为当今和未来提供了一种包容的观点,来支持和孕育很多可能性。在当今的哲学大环境下,后人类主义在行动力,记忆和想象之间达到了一个独特的平衡,旨在在不断演变的链接我们彼此存在的生态中抵达和谐的状态。